•  
  •  
  •  

热点新闻

李淼磊再呼吁:全行业需要觉醒起来,让铸造经典成为行业自觉

来源:admin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12-16 11:21:55

 

   前几天,卓宝防水公司的一个朋友亲自跟我讲,他们公司在北京参建了一个IT企业的办公大楼,原投标时采用PET自粘防水卷材加JS防水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看到业主对大楼品质要求很高,就联合总包,给业主推荐了公司新研发的能够达到零缺陷的外喜防水保温一体化板。业主调查以后,非常认同和高兴,便及时做了变更。工程完工后,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由于品质提升、创造了价值,最终,业主、总包、消费者和他们公司实现了共赢。项目竣工时,作为唯一的专业分包,他们还获得了业主颁发的杰出贡献奖。近年来,这样的事例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此认识不到位,或者信心不足,仍然固守低成本竞争、低价为王的思维定势。这可能与我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使追求高速度、大体量和低成本成为行业惯性有关。在新常态下,全行业需要觉醒起来,充分认识到,社会、行业已经或即将进入一个注重质量,铸造经典的时代。也就是说,在创造价值前提下,只有建造更好的建筑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赢得长远发展。

   理由一:注重质量,铸造经典是社会发展进步使然,是人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人们改善基本生活质量的条件越来越具备。

    同样的道理,随着建造成本在建筑总造价或销售总价中的比例越来越低,提高建造品质就更具备条件,越来越成为可能。

    应该看到,不惜品质降低成本、低价为王的时代在建筑业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但业内仍有一些人抱残守缺,不注重品质,一门心思打价格战。所以我们看到,一栋楼可以花费很高的价格请外国人设计,但不会交给外国人,也不会交给国内质量优秀的企业承建。建造过程中,在装饰材料上,舍得投入,但在结构、隐蔽工程和地基基础等部位,则是能省尽省,抠了又抠。其实,作为有专业眼光的人看来,这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

    有开发商曾得意地说,如果让他们做上海迪斯尼,成本可能只要九分之一。我不知道,这是我们中国建筑业的光荣,还是耻辱?

    有些行业,比如服装、手机、家具等,在品牌建设、品质发展方面已经有很大进展。在这些行业,凡是精耕细作、具有品牌、质量信得过的高端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利润率也很高,而仿冒、低价的产品生存堪忧,甚至濒临淘汰。我认为,服装、手机和家具业的今天就是建筑业的明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追求更加高端,更加注重细节。建筑结构的质量、绿色、环保、舒适以及人性化等将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我们的行业人士,在这方面应该顺应潮流,明确认识,引领变革。

    理由二:注重质量,铸造经典是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工匠精神的需要。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注重质量一直在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即使在当时社会相对比较动荡,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清末民初,我们的先辈仍然建造了一大批饱含工匠精神的作品。这里不得不说到一个人,叫沈祝三,他是浙江人,在上海当的学徒,是我们武汉建筑人的杰出代表。民国时期,他所创办的汉协盛营造厂,建造了老武汉一大批经典建筑,如汇丰银行、中国国货公司、武汉关、汉口工商联大楼等经典建筑,成为武汉建筑业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尤其是建造武汉大学时,他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对教育兴国的理想,在报价漏项,又遭遇特大洪水的情况下,毁家兴学,不仅高质量完成合同里的项目,还额外捐赠了两个建筑。他贴钱干活,虽然家败了,但给武汉、武汉大学留下了一大批经典建筑,现在已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身上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工匠精神、诚信品格和建筑人高尚的职业素养,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我们不能只知沈万三,而不知沈祝三。

    我们干一辈子建筑,应该做到: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只追求养活了多少人,我们要有一种职业的敬畏感,要将一栋栋工程打造成流芳百世的经典,实现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德国企业中流行一句话,“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德国人不相信物美价廉,对这句话我们不要一听就觉得很遥远,认为是德国人的事情。作为建筑人,一定要有一种矢志高端、打造品牌的职业操守。做到拒绝不合理低价、拒绝违章指挥、拒绝超短工期、拒绝劣质材料、拒绝偷工减料,要像爱护自己的容貌和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品牌,坚决不建一座不合格的建筑。

    我非常赞赏马云说的一句话:每一个企业家,干事创业应该是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而不是相反。心态决定形态,形态影响生态。我们做企业要不要挣钱,当然要。但是,必须认识到,首先要盖好房子,干好工程,这是本,要在做好工程的基础上,再考虑挣钱。就像医生一样,首先要提高医术,治病救人,而不是一边做手术,一边想着挣钱。建筑业同样如此。要发扬优良传统,弘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和工匠精神,坚守基本的职业操守,将注重质量,铸造经典作为一生的理想和追求。

    理由三:注重质量,铸造经典是响应中央号召,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在建筑行业,就是要靠全体同行的努力,使“中国建造”成为品质和信誉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筑人的贡献最为显著。但要从追求建的“高、多、快”向建的“精、美、好”转变,要让中国的建筑,在全世界说起来,不仅仅是“高、多、快”,而应该是更好、更美、更适用,更符合人性,更具有文化内涵。

    我们要像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学习,他和他的后人建造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已经一百多年,虽然至今仍未竣工,但却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经典建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果我们对职业没有一种敬畏、坚守和追求的话,就很难建造出这样的作品。

    当前,全行业都在按照中央要求推进装配式建筑,这符合行业发展趋势。但是现在有很多先行企业,在缺少市场和项目的情况下,将试点都用来盖公寓楼、还建楼和保障房,从一开始就给社会公众造成一种不良的印象,认为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种低端的产品,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我非常赞赏一家企业提出的“百变宅”理念,他们矢志高端,致力使其装配式建筑成为住宅中的“劳斯莱斯”。也许他们的价格一时不能为人们接受,但他们忠于理想、致力高端的追求,最终可能会带来装配式建筑更大和更快的突破。在这里,我们呼吁,建筑行业应该加强与政府、媒体、开发商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互动,要大力营造让精品建筑吃香,让劣质产品无处可逃并自动被淘汰的强大的社会氛围。要使建筑产品,包括装配式建筑,在现有基础上,在一个比较短的时期内,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设计理念、结构合理、建筑品质、使用功能,乃至绿色环保等方面,更具人性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理由四:注重质量,铸造经典是重建行业文化,打造优秀队伍,支撑建筑业长期良性发展的需要。

    推进行业发展,文化必须先行,品质发展的行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武汉建筑业协会近两年做的两项工作:

    一是组织施工现场规范作业视频大赛。主演是代表工匠精神的一线操作工人,镜头对准他们,展示他们的精工细作、优化工艺、规范作业的过程,使他们在职业方面感到一种被尊重和被认可。这就是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呼唤和弘扬,使工人有一种职业自豪感,使注重细节、追求品质、弘扬工匠精神成为建筑人的自觉。这个活动得到很多企业响应,效果非常好,我们觉得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第二个就是开展为建筑务工人员兴建“栖居房”的课题研究。工程是人做出来的,不考虑从业人员的需求,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要打造精品工程,可能就像在沙漠里建高楼,缺乏坚实的基础。所谓“栖居房”,就是为工作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分片集中建设的住房。由于居住者具有像候鸟一样随工地迁徙、流动的属性,同时居住者并不希望通过拥有这样的住房达到享受家庭生活的目的,所以称之为“栖居房”。建设“栖居房”,是解决行业后继乏人、提高从业人员职业忠诚度的重要举措。这项建议在今年3月已经提交全国人代会,住建部相关部门也在研究。不管我们的倡议是否能行得通,但是正视超过7千万建筑务工人员在工作期间生活居住上的要求,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获得一种被尊重感,是行业长远、持续、规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从经济待遇、人格尊重、荣誉获得,特别是居住条件等方面,充分考虑建筑人的现实需求,改变众多工地建筑人“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现实,努力夯实行业质量振兴的基础。

    我们希望有更多创新的举措,能够重建行业文化,打造优秀队伍,支撑建筑业转型升级,引导全行业走上符合时代需要的品质发展之路。